收縮和膨脹是耐火
澆注料使用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一次加熱耐火澆注料一般有兩種體積收縮,即50-200℃脫水和900-1000℃燒結。初始加熱后,澆注料一般不會收縮。在其他溫度范圍內,加熱會使澆注料膨脹。因此,耐火澆注料施工時應預留伸縮縫。以下是預留伸縮縫的建議。
耐火澆注料澆注區域的劃分
為了防止體積變化引起的應力損壞澆注料,在澆注料施工過程中,襯里材料必須劃分成對角線尺寸不大于1.5m的小區域,分區域澆注,在每個澆注區域的分界線上留有膨脹和收縮間隙。這叫做鑄造區域的劃分。
耐火澆注料預留伸縮縫的注意事項
留有伸縮縫時,伸縮縫的尺寸應保證每個小區內澆注料的自由膨脹,適當位置的伸縮縫也可成為控制縫。在高溫段(> 600℃),伸縮縫的寬度應根據伸縮縫的間距控制在3 ~ 4 mm。伸縮接頭和控制接頭布置在凸角上下200毫米的平面上,不布置在凸角和尖錐內。當伸縮縫和控制縫兩側的耐火澆注料開裂傾向較大時,可適當增加釘密度。
耐火澆注料預留伸縮縫的方法
膨脹節的寬度與工作溫度和受控管線長度有關。溫度越高,控制長度越長,伸縮縫可以適當加寬。在溫度較低(400℃)的區域,澆注料可直接用于設備外殼,無需保溫。在這種情況下,每隔1.5m可插入2mm厚的紙板或塑料薄膜,以滿足膨脹空間的要求。在確定膨脹位置時,必須考慮振動過程的合理安排。縫隙一側的澆注料的振動不應影響已經澆注和振動并開始硬化的澆注料。
耐火澆注料的膨脹節應遠離受力部位、爐體框架孔和內襯。在形狀復雜的區域,如角落、凸起等。適用于該表面的伸縮縫應設置在凸角和曲率半徑較小的曲面上。當兩個澆筑面相交形成一個凹角時,應在凹角處設置一個L形伸縮縫。如果澆注料的溫度超過1200℃,應設置寬度超過3毫米的伸縮縫,并在伸縮縫中插入纖維氈。
澆注料會因收縮而開裂,因此有必要在凸角200毫米左右設置一條控制縫,以便在預設的相對安全的位置出現收縮裂縫。通過將紙、石蠟或薄木板插入預定的接縫位置,在高溫條件下傾倒可燃或損失的材料,并在可燃材料燃燒或損失后離開控制接縫,可以設置控制接縫。
水泥窯用澆注料的控制縫必須設置時,應設置在相鄰釘子的中間,大約等于兩邊的釘子。在連續曲面、錐面和管道上,應設置在能控制收縮風險的平面和曲面上。避免在無法設置伸縮縫的區域設置伸縮縫,如在小澆筑面和凸角處設置伸縮縫。